製造偶像

偶像、idol、アイドル

一、偶像嘅號召力

近幾年觀察到偶像嘅動員力真係好強。喺街會見到 fans 為佢哋整嘅燈箱巴士廣告;上網會見到佢哋用偶像名義籌款捐俾慈善機構;而佢哋為咗偶像嘅週邊同代言產品發揮嘅消費力高到難以置信。到底追偶像呢回事有咩咁特別,而喺呢啲 fans 身上又有咩可以學到呢?

As a record, 我都係一個追 idol 嘅人。雖然偶像喺我身上推動到嘅消費力有限,但係我都觀察到自己都可以容易受偶像影響。早幾日喺度睇一個幾鍾意嘅 streamer 嘅一個 study with me stream,見佢鼓勵啲 viewers 一齊做啲 productive 啲嘅嘢,就聽佢講一齊做,又真係比平時更加專注噉 prep 完一份 tutorial。

所以我就喺度諗,到底點解會咁有效?話晒我都係一個以做 productivity content 起家嘅 content creator,分享過咁多讀書方法,點解唔及一個 streamer 嘅 study with me stream? 莫非我分享嘅方法其實唔係咁有效,或者有一啲更加有效嘅方法我未發現?

我嘗試提出以下模型去解釋點解偶像呢個存在,可以咁有效噉號召唔同嘅人去做一啲佢哋平時唔會去做嘅事,大至大額捐款、大量消費,小至好似我噉突然提升專注度。

Photo by Josh Appel on Unsplash

  1. 首先要意識到嘅係偶像同 fans 之間嘅共生關係。冇人支持嘅偶像係唔能夠成為偶像,偶像嘅存在本身就意味住有 fans 嘅存在。偶像有幾出名,完全取決於有幾多人追佢,而冇 fans 嘅偶像只係普通人一個,同你同我冇分別;

  2. 因着呢個共生關係,fans 就牽涉於呢個建構偶像形象嘅過程。當然,偶像(同埋佢背後嘅公司本身)會設置舞台嚟將自己嘅一面呈現俾大眾,協助 fans 建構偶像形象去某一個方向,但係 fans 唔單係一個被動噉接受/拒絕嘅角色,亦都能夠主動參與喺建構偶像形象嘅過程。例子有各種嘅 Fan Fiction,Shipping (將兩個人拉為 couple)甚至乎通靈(透過蛛絲馬跡猜測偶像同其他人嘅關係)等等嘅行為,影響其他人對偶像本身嘅觀感同印象;

  3. 而作為一個主動建構偶像形象嘅 fans,亦都令到佢哋喺建構嘅同時建立緊一個「某偶像嘅 fans」呢個身份。呢點有兩個方向會影響到 fans 嘅行為。第一,由於呢個身份本身係一張乜都冇嘅白紙,唯一有嘅線索就係同嗰個偶像有關,自然呢個身份嘅建構,就會以偶像嘅特質作為藍本而發展;第二,由於呢個身份同偶像有直接關連,擁有呢個身份嘅人嘅行動都會令人連繫到偶像,令到呢啲 fans 對自己嘅行為亦都變得警覺,甚至乎會為咗偶像主動建構一個良好形象。

而我覺得呢個模型,就可以解釋點解一個行為,當多咗偶像嘅名就會有額外嘅號召力。當一個行動以偶像之名進行,例如「XXX 後援會」舉行籌款活動,潛台詞就係「XXX 嘅 fans 係善長仁翁」,而如果唔捐嘅 fans,就自然慢慢失去作為「XXX 嘅 fans」呢個身份。假設每個 fan 都會想維持呢個身份,自然捐錢呢個行動有額外嘅號召力。與此同時,作為一個 fan,自己都會希望向外界投射自己嘅偶像嘅正面形象(又係另一個粉絲透過自己嘅行動建構偶像形象嘅例子),再度增加號召力。

而我望返自己點解睇呢個 study with me stream 會有額外嘅動力,都係因着相似嘅原因:

  1. 我見到自己個推努力温書,同時鼓勵觀眾一齊温書;

  2. 以佢呢個行動建構我心目中作為「佢嘅 fans」嘅形象:佢嘅 fans 都係會努力讀書嘅;

  3. 從而令到我都有動力一齊温書。

似乎呢個模型,就可以解釋點解偶像可以有額外嘅號召力。

Photo by Sigmund on Unsplash

二、弔詭嘅偶像存在

雖然上面嘅模型幫到我去解釋點解人嘅行動會受偶像影響,但有一點係好弔詭嘅,就係個模型揭示偶像並唔係一個獨立個體,而係存在喺每個人心目中嘅一個形象。

每個人心目中嘅偶像形象,自然係基於每個人接觸到所有關於某個偶像嘅資訊(不論係嚟自官方定 fans)而建構而成。聽落冇問題,但係喺今日資訊咁豐富而且碎片化嘅時候,就令到每個人見到嘅偶像形象,未必同其他人嘅一樣,就好似瞎子摸象噉。

例如如果我睇同一個 streamer,但凈係選擇去睇佢開台打機,我對佢嘅認知只會有佢好鍾意或者擅長玩咩遊戲,然後對我嘅影響就會係想一齊去玩嗰啲遊戲,或者投放多啲時間去玩嗰啲 game;但望著同一個 streamer,如果我凈係選擇去睇佢嘅 study with me stream,對佢嘅認知又可能會變成覺得佢係一個好勤力嘅人,對我嘅影響就可能係令我更加勤力讀書做嘢。當然呢啲只係兩個極端例子,但可以帶出嘅係,一個 fan 選擇去接觸乜嘢關於嗰個偶像嘅資訊,係直接影響嗰個 fan 心裏面對於嗰個偶像嘅形象,甚至乎每個 fan 都有一個獨特嘅偶像形象,一百個 fans 就有一百個對於嗰個偶像嘅形象。偶像唔再係一個客觀形象,而係一個主觀形象。由 fans 嘅選擇建立而成主觀形象。

(甚至有時呢啲形象會偏離偶像本身,譬如喺呢條 clip 度,個 streamer 就笑住噉投訴啲人凈係將佢玩得差嘅一面俾觀眾睇)

嚟到呢度,就見到一個循環:

第一,每個 fan 心目中對嘅偶像形象,係基於自己選擇點樣建構而成;

第二,呢個偶像形象會到頭來影響 fans 嘅行動。

換言之,影響 fans 自己行動嘅,雖然表象話係「偶像」影響 fans 嘅行動,但係實際控制 fans 嘅行動,其實係 fans 本身。但係透過 fans 自己構築一個屬於自己嘅偶像形象,就為自己行動增加動力。

Meme template from knowyourmeme.com

呢個咁奇怪嘅現象,係咪凈係出現喺追偶像上面呢?非也,其實人一直都做緊呢樣嘢,而當中最為突出嘅就係宗教。

宗教嘅特質,講穿咗就係信徒以及宗教領袖建立一個神明,為神明附加故事,然後按其故事入面嘅特質行動。我哋都知宗教一定需要人去建立出嚟,例如牧師、主教、禪師、拉比等等嘅人去宣講佢哋嘅宗教教條,然後鼓勵信徒將佢哋嘅教導放喺心入面追隨。

Photo by Noah Holm on Unsplash

但係呢啲宗教好少同你講佢哋係由人建構出嚟,而係借助神明把口去叫信徒噉做 [1]。一個例子就係基督教嘅 WWJD 運動,即係 What Would Jesus Do 嘅簡稱。呢個運動呼籲教徒喺做任何決定嘅時候都問自己 What Would Jesus Do,耶穌喺呢個情況下會做啲咩,先決定自己嘅行動。呢個就係典型嘅宗教行動模式:叫信徒喺心入面樹立一個形象,然後按其形象行事。表面上好似係呢個神明(in this case 耶穌)叫你去做一啲嘢,但係當你諗深一層,主導自己行動嘅,其實只係一個自己建構出嚟嘅角色,而唔係一個神明。宗教入面嘅所謂神明,只係一個幫自己去做一啲更好嘅決定嘅一個角色。

喺呢到就見到偶像同宗教之間嘅平行。其實兩者都係自己去建立一個理想嘅角色,然後用呢個自己建立出嚟嘅角色去影響自己嘅行動。宗教同偶像嘅力量,就係透過親手建立一個目標形象,然後為自己賦予「我係呢個目標形象嘅追隨者」呢個身份,從而有額外嘅動力改變自己嘅行動。講穿咗,其實兩者都係用自己改變自己,所謂「神明」或者「偶像」都只係一個虛構但有用嘅過渡角色。

Photo by Ilia Zolas on Unsplash

三、製造自己嘅偶像

透過偶像同宗教嘅例子,我見到為自己建立一個偶像,係可以推動到自己去做一啲本身唔會去做嘅事。我就喺度諗,既然係噉,我可唔可以試吓為自己刻意噉製造一個偶像,然後推動自己去做一啲本身好難想象到自己會去做嘅事呢?

經過過去呢一年,我相信係可行嘅。呢個 blog 同網站,其實就係我去實行呢個構想嘅一個嘗試。我喺呢個網頁勾畫嘅,雖然全部都係事實,但係我亦都刻意凈係勾畫一啲我最想將自己 associate with 嘅一系列特質。我成為咗自己嘅雕刻家,透過網站嘅自我介紹同 blog,刻畫一個「理想嘅 Ryan Choy」嘅形象。(呢個形象有咩特質就自己參透啦)

而我日常生活亦都多咗諗呢個「理想嘅 Ryan Choy」會點樣做。尤其係工作時面對嘅家長,學生,以及 intern 入面嘅老細,interview 見嘅未來老細,都更加容易去將理想嘅 Ryan Choy 呢一面展現出嚟。而因着要求自己每個禮拜寫 blog,一個禮拜裏面亦都會不斷去問自己,呢個理想中嘅 Ryan Choy 今個禮拜會寫乜嘢,先符合佢嘅形象。當我不斷去重複呢啲行為以及諗法,我成功為自己構築一個屬於自己嘅偶像,亦令到自己更加貼近理想中嘅自己。

當然,即使喺心目中有咗呢個形象,唔代表我就會即刻成為咗呢個理想嘅 Ryan Choy。甚至乎我會話我其實永遠都唔會成為一個理想嘅自己,因為每行前一步,都會見到更加多屬於自己嘅可能性。同時我都有自己嘅軟弱,未必每個行動都同呢個理想中嘅自己睇齊(例如就嚟成年冇出片 lol)。但係有咗呢個形象,就可以藉助同偶像同宗教一樣嘅力量,推動自己行動。

製造自己嘅偶像,可能係一個頗為強力,但被低估嘅策略。We shall see.

[1] 一個比較特別嘅例子係佛教。釋迦牟利喺佛教入面都只係一個覺悟咗嘅人而唔係神,所以佛教 not exactly 係借神明把口去呼籲信徒行動。但係佛教嘅教導會同你講,佢哋係揭示呢個世界嘅本質(例如因果),然後都一樣係呼籲信徒改變自己,成佛,依然係有一個形象要求信徒作為目標前往。

Ryan Choy

記得 Follow 埋我!

Instagram @stealtime_inhku
Telegram @RyanChoy
YouTube @Ryan Choy

Previous
Previous

具攻擊性嘅討論

Next
Next

強行應對緊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