隱藏喺數學題嘅歧視
想分享兩個關於歧視嘅小故事,而呢兩個故事都係以香港為背景嘅。
早幾個月碌緊 Twitter 嘅時候,有位香港推友問咗一個幾好嘅問題:
嚟自咩國家嘅人,你先會叫佢「外國人」?
以字面嚟解讀,「外」「國」「人」應該係指所有嚟自自己身處嘅國家以外嘅人。叫得「外國人」,按字面嚟解咪得,點解要特登出條 tweet 嚟問呢個問題?
個巧妙 (kiu2 miu6) 位就係「外國人」呢個詞語喺香港嘅語境同應用,並唔係純粹字面嘅解讀咁簡單。甚至乎佢所承載嘅意義,某程度上已經脱離咗佢嘅字面意思。
不妨試吓問自己,你會叫一個嚟自邊個國家嘅人做外國人?一個嚟自美國、加拿大、澳洲嘅係咪外國人?噉嚟自南非、智利、印度、墨西哥嘅係咪?How about 立陶宛、阿富汗、湯加?或者俄羅斯、日本、新加坡?
我手頭上冇數據,但係我估計大部分人見到「外國人」呢三個字,都會係諗到嚟自西方已發展國家嘅人,而少啲諗到係嚟自上面列出嘅其他國家嘅人。甚至乎亦都可能有人會唔願意去稱嚟自非西方已發展國家嘅人為「外國人」。
我喺度無意深入討論「外國人」喺香港嘅正確定義係啲咩。我想帶出嘅係,「外國人」呢三個字喺香港嘅應用,唔係純粹指嚟自自己身處嘅國家以外嘅人。我會話「外國人」喺香港語境下係一種帶有地位色彩嘅詞語,指嘅除咗係嚟自「國家以外」嘅人,某程度上亦都會喑示嗰個人嘅社會地位比香港人高 (assuming all other things equal)。
而呢個觀察就側面反映咗香港人對於國籍/種族嘅偏見甚至乎歧視。雖然冇人會明確做一個 tier list 出嚟,但係從用字嚟睇,香港人或者對於唔同國籍嘅人,心目中都有一個排名。可能會覺得白人比香港人高一等,然後香港人同其他東亞國家平起平坐...等等。
而我估呢個就係條 Tweet 想帶出嘅觀察。香港人嘅歧視或者冇美國咁誇張,但係依然潛伏喺我哋嘅日常用語度。佢刻意唔揀其他詞語,例如「阿差」或者就係想挑明其實香港人嘅歧視係無處不在。的確,我自己喺睇到嗰條 Tweet 之前都覺得自己唔係一個特別會有種族歧視嘅人,但係 somehow 喺我哋嘅語言入面,已經扎根住對於唔同人種同國家嘅歧視。
另外講白少少,其實一個人係咪「外國人」嘅 test 可能比我上面提出嘅更簡單:如果一個人膚色淺過香港人,佢就係一個「外國人」。當然對於呢個講法我都係冇數據支持嘅,但係歡迎大家試吓呢個假設真唔真。而如果呢個假設無錯,你又會點解讀?
上面係第一個故事。
第二個故事就發生喺我幫人補習嘅時候。話説幫人補數嘅時候要 draft 一啲問題,然後其中一條數同做家務有關(係一條工程問題嘅變形)。噉寫題目嘅時候自然要幫題目入面嘅角色改名,我冇乜點諗就擺咗個女性嘅名入去。
而我過咗一分鐘先發覺有啲唔妥。
唔妥個位唔係在於「擺女性名入去唔恰當」—— 人名都係分 Masculine, Feminine 同 Gender Neutral 㗎啫,擺女性嘅名有咩問題?
個問題係在於我「冇思考就擺咗個女仔名」入去,而唔係我最後決定擺一個女性嘅名入去。喺我揀改咩名嘅時候,我嘅候選 list 只有女性嘅名,而冇一啲男性嘅選項。但係當我 draft 其他問題嘅時候,我好少會出現一個噉嘅情況。換言之當我見到「做家務」嘅時候,已經自然噉假設咗做嗰個人係一個女性,而我就喺腦入面有咗呢個性別定型。
我喺呢件事之前一直以為自己會比起其他人相對冇咁 sexist,但係自從呢件事之後我發現其實我都唔係有咩特別。甚至乎我只係喺度 bullshit 緊我自己。或者我到頭來都係一個好重歧視嘅人。
寫呢兩個觀察唔係想買贖罪券,亦都唔係想將自己擺喺一個道德高地批判人。呢兩個故事想勾畫嘅,係歧視或者偏見可以係幾咁平庸,甚至乎幾咁日常。「外國人」呢個字,或者寫問題裏面嘅一個人名呢啲小事,穿插喺我甚至所有人生活中嘅每一日。我咁啱有機會可以見到自己喺日常嘅偏見,但係我亦都好肯定喺更加多嘅時候,我係帶有偏見而不自覺。
而呢啲亦都未去到更正自己偏見嘅層面。單單係觀察自己咩情況下嘅時候入面有偏見已經極其困難,更何況避免呢啲思考嘅出現。但係我相信透過多啲觀察自己點樣諗嘢,思考過程係點樣,以及多啲去質疑自己嘅思考,就可以更加自覺而去改變自己。
的確,社會嘅用字已經將一啲偏見同歧視扎根喺言語入面,從而滲透思考。但係透過反省同質疑,就可以搶返言語嘅定義,從而重奪獨立嘅思考。
共勉之。